close
孩子,能力,父母,他的,要注意
提問: 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問題補充: 由于平時我們工作很忙,孩子都由父母帶,平時他很愛看電視,愛看書,記憶力非常好,一般故事說過兩三遍,他都可以背出來,可平時的語言表達很差,問他問題,他老是重復我們的話,不知道如何回答,有些簡單的他會說,但表達出來的話,也會順序顛倒,表達不清楚,在幼兒園也不太愛跟小朋友玩,只愛看書,我很擔心他會不會有自閉癥,我們平時跟他的交流也很少,他現在4歲了,同齡的孩子都很會表達了.請幫助我們如何引導他,讓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. 医师解答: 語言培養中需注意的問題
發展孩子語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,家長可根據他的實際情況,有選擇性、形式多樣地對他進行訓練。但在培養和訓練過程中,提醒大家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。

把握培養語言能力的關鍵期

科學研究表明,2~4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,一旦錯過了關鍵期,就會成為心理上的某種缺陷,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。著名的“印度狼孩”就是這樣。雖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多精力去恢復其語言和人性,但仍然收效甚微。所以,家長要抓住和把握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去培養他的語言能力。

注意語言與思維的關系

語言現象是一個完整的信息輸入、處理和輸出的過程。人們在“聽”的過程中,語言僅僅是以聲音的形式存在,并作為第一信號刺激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,它只是一種輸入信號,其本身并無任何意義。人們在“聽懂”即理解其中含意時,它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語言,作為第二信號,刺激、作用于大腦聽覺語言中樞。而“說”是人在思維的基礎上,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通過發音器官輸出,同時不斷調整自己思維。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依存的。孩子在游戲過程中自言自語,就是孩子通過外部語言來進行思維的具體表現。家長在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過程中,要注意把語言的音形外殼與其本身的語義結合起來,否則“鸚鵡學舌”似的訓練,不但無法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,時間久了還會使他產生厭學情緒。

要有目的、有計劃地進行訓練

許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語言能力培養和訓練時,往往缺乏計劃性、目的性、系統性和持久性。一些家長在孩子呀呀學語時,往往出于逗孩子玩的目的教他說話,而到孩子二三歲時,錯誤地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會說話而撒手不管,以致錯過了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。因此,家長要注意有目的、有計劃地培養和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,不可拔苗助長,急于求成,也不可不聞不問。

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

家庭成員的語言水平、文化修養、家庭藏書情況、父母對孩子教育的興趣等等,都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。 家庭成員如果說話粗俗、詞匯貧乏,必然會從負面影響孩子。特別是和孩子接觸最多的父母,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養,注意語言美,使自己的每一句話都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典型。家長與孩子說話時,要特別注意講究說話的藝術,為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提供條件。和孩子說話時要比較慢,口齒清楚,語調溫和親切。不可用嚴厲的語調對孩子說話,也不要恐嚇或者在他面前講別人的壞話。家長對孩子說話,要多用積極鼓勵性的語言,少用消極的、禁止性語言;多用提問的方式,少用命令的方式。語言對孩子的行為有強化作用,對好的行為,父母要多講、多鼓勵。對不好的行為,要盡量避免去強化它,最好是少議論,或是從其他角度,從積極方面去講。

此外,父母還要注意防止孩子口吃。孩子在二三歲時容易發生口吃。父母要注意不要譏笑孩子,或讓他與別的很善辯的孩子在一起議論問題,或是與孩子搶著說話,使他想說話,卻因沒有機會而心急,說話結巴,造成口吃。父母還要禁止孩子因出于好奇而去模仿口吃的成人說話。發現孩子口吃時,切忌厲聲責備,否則孩子受到刺激后著急,又會張不開口,說話結結巴巴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慢慢講,把話說清楚,或者是換一句話,改變他的語言習慣,誘使他動腦筋去想好了再說。也可加強對孩子的口語訓練,教孩子唱歌、講故事,采取多種方式鍛煉他說話。

總之,幼兒期間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,父母要把握好這個時機,抓住一個“勤”字,教孩子學習語言,讓他多看、多聽、多讀、多寫,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去培養和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axi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